一、2020年預算執行情況
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,財政部門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,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、三中、四中、五中全會精神,全面落實中央和省委、泉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,積極應對新冠肺炎疫情沖擊,認真落實“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”的要求,扎實做好“六穩”“六保”工作,全力推進財政平穩運行,有力保障和服務民生經濟發展。
(一)預算收支情況
1.一般公共預算
總收入完成56.7億元,下降3.6%,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.03億元,下降2%,主要是受新冠疫情及減稅降費政策影響。
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61.44億元,增長41.96%,主要是調入資金用于平衡預算。其中:上年結轉支出1.31億元;上級專項補助支出7.74億元;本級財力支出52.39億元,增長42.52%。
平衡情況:本級財力為52.39億元,包括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6.03億元+返還性收入2.39億元+一般轉移性收入2.81億元(含特殊轉移支付1.93億元)-上繳泉州3.21億元-專項上解0.87億元-體制上解2億元+地方政府債券及外債轉貸收入0.43億元+調入資金16.81億元(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調入0.4億元、政府性基金調入8億元、預算穩定調節基金調入2.33億元等);本級財力加上年結轉收入1.31億元和上級專項補助收入7.74億元,總財力為61.44億元(由于部分上級指標文件下達較晚,上級專項補助收入可能還會增加)。
年初預算對2020年到期的政府債券按100%再融資測算,后由于省里要求再融資券按50%發行,到期還本5.05億元缺口暫作掛賬處理。若不考慮此項,總支出61.44億元,收支平衡。
(1)收入主要項目執行情況
稅收收入25.03億元、下降3.6%。其中:增值稅10.32億元、下降17.8%,主要是快成物流大幅下降;企業所得稅4.62億元、增長25%,主要是鴻山熱電、世茂增收;個人所得稅1.39億元、下降1.2%。非稅收入11億元、增長1.9%。
(2)支出主要項目執行情況
——公共安全支出3.84億元、增長21.9%,主要是安排上一年度建設支出;
——教育支出9.7億元、增長12.2%,主要是增加教師績效增量工資支出;
——科學技術支出1.18億元、增長15.3%,主要是增加企業科技補助等保市場主體投入;
——衛生健康支出4.09億元、增長24.2%,主要是增加新冠疫情防控支出;
——城鄉社區事務支出10.45億元、增長127%,主要是安排上一年度城鄉建設支出及鎮(街道)體制分成;
——農林水支出5.33億元、增長26.9%,主要是爭取上級海洋經濟發展專項補助資金支出;
——交通運輸支出1.23億元、增長202.8%,主要是增加交通基礎建設投入;
——資源勘探工業信息等事務支出6.3億元、增長210.5%,主要是增加惠企支出等保市場主體投入;
——其他支出3.24億元、增長133.7%,主要是政府性基金中污水處理費收支不平衡,缺口部分調整至一般公共預算列支。
(3)“三?!鳖A算執行情況
按省定“三保”支出標準測算支出需求18.09億元。為兜牢“三保”底線,我市堅決壓縮非剛性支出, “三保”實際支出達28.03億元(含上級??睿?,其中:保工資15.75億元,保運轉2.38億元,?;久裆?/span>9.9億元,已按省定標準足額保障。
(4)特殊轉移支付資金情況
爭取到特殊轉移支付直達資金1.93億元,并按規定用于扶持企業復工達產、穩經濟、外貿和外資等保市場主體方面,其中惠企政策項目支出1.86億元,招工引才項目支出0.07億元。
2.政府性基金預算
(1)收入33.96億元(含新增債券收入11.33億元及抗疫特別國債1.18億元),其中: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19.20億元;支出25.81億元。
(2)平衡情況:本級收入33.96億元,上年結轉收入0.05億元,上級補助收入0.11億元,總收入34.12億元;總支出25.81億元,上解0.3億元(用于上年末購買跨省域城鄉增減掛鉤指標),調入一般公共預算8億元,收支平衡。
(3)爭取到抗疫特別國債資金1.18億元,已全部使用,其中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專項支出0.75億元,困難群眾物價補助0.01億元,教育防控經費0.05億元,生態環境治理和消殺0.37億元。
3.國有資本經營預算
收入1億元,主要是上調市屬國有企業利潤上繳比例;安排支出0.6億元。按照上級關于加大預算資金統籌力度的要求,調入一般公共預算0.4億元,收支平衡。
4.社會保險基金預算
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.02億元,上年結轉3.26億元,總收入5.28億元;安排支出1.8億元,結余3.48億元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.55億元,上年結轉2.89億元,總收入4.44億元;安排支出1.11億元,結余3.33億元。
由于年度財政決算尚在進行中,決算編制匯總完成后,收支數額將會有所變動。根據《預算法》規定,待決算正式編制完成后,再呈報市人大常委會審批。
(二)2020年地方政府債務管理情況
1.政府債務限額情況
省財政廳核定我市地方政府債務限額為120.88億元,其中:一般債務限額65.51億元、專項債務限額55.37億元。
2.政府債務余額情況
我市地方政府債務余額108.92億元,其中:一般債務余額57.56億元、專項債務余額51.36億元,均嚴格控制在上級下達的債務限額以內。
3.新增債券發行和使用情況
(1)新增一般債務0.43億元,其中:地方政府一般債券轉貸收入0.38億元;地方政府向國際組織借款轉貸收入0.05億元,用于石獅市全域城市化醫療健康服務共同體項目。
(2)新增專項債務11.33億元(均為其他地方自行試點項目收益專項債券),用于新建福州至廈門鐵路(石獅段)、泉州市白瀨水利樞紐工程、石獅市公益性公墓、石獅市中醫院項目建設、鴻山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、錦尚鎮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項目、石獅大道、石泉二路污水管網連接工程、石獅市海洋生物食品園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排水管道工程、石湖港區停車場、石獅市二次供水及配套設備設施管網新建與改造工程、石獅市醫院新院工程、石獅市學前教育基礎設施建設項目、石獅市新型城鎮化提升項目(古城保護)、石獅市智能產業園基礎設施項目、高新區智能產業園東園鄰里中心(2011-21-03號地塊)。
(三)落實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有關決議情況
1.保障疫情防控。一是持續保障防控需要。建立應急保障機制,開通資金支付和政府采購兩個“綠色通道”,投入1.42億元,用于患者救治、物資購置、醫療場所改建、醫護人員激勵等。二是全力支持市場主體。頂格落實減稅降費、鼓勵科技創新、吸引高端人才、促進出口增長等惠企扶持政策,全年落實減稅降費6.4億元(其中留抵退稅2.4億元),清理兌現各類惠企資金7.22億元。三是擴大就業崗位供給。落實就業優先政策,推動高校畢業生、退役軍人、下崗失業人員、農民工等重點群體就業。支持用工調劑、“點對點”包機、“用工扶持”等活動,助力穩崗就業,發放穩崗補貼1.15億元。
2.做好“六穩”“六?!?。一是保障基本民生。堅持以“民生提檔年”為切入,落實“逐夢——家門口的優質教育”部署,教育財政性資金全口徑投入16.12億元、增長21.3%。投入3.55億元,推進國家級緊密型醫療衛生共同體試點,形成“8分鐘醫療衛生服務圈”,有效促進衛生健康事業發展。二是支持打贏三大攻堅戰。投入對口幫扶資金0.31億元,大力支持脫貧攻堅。投入0.46億元,及時發放特困供養、困難家庭、孤殘兒童、殘疾人等補助,強化社會兜底。按照“城市提質年”“交通整治年”活動部署,保障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、水環境和產業園區綜合治理、老舊小區改造提升等項目建設,優化生態環境。三是保障重點項目建設。按照“產業攻堅年”活動部署,強化“資金跟著項目走”原則,會同相關部門謀劃、儲備項目,制定資金籌措方案和運作清單,爭取專項債券、抗疫特別國債、特殊轉移支付等資金15.14億元。
3.加強收支管理。一是積極組織收入。按照“作風建設年”活動部署,科學研判收支形勢和運行情況,提前謀劃收入籌措方案,選派業務骨干主動服務市招商選資工作專班、重點企業、行業及域外稅源,及時組織非稅收入入庫,總收入及地方級收入較降幅最高月份分別收窄24、20.4個百分點。積極爭取上級支持,免抵調增增值稅3.65億元、增幅達231.82%。二是調整優化支出結構。牢固樹立“過緊日子”思想,動態監控“三公”經費,大力壓減一般性支出和非急需、非剛性支出,優先保障“三保”支出。全市一般性支出壓減19.7%。三是加大資金盤活力度。統籌調入政府性基金、國有資本經營預算、預算穩定調節基金等16.81億元,對2019年底的結轉結余資金清理回收5.41億元,優先保障基本民生運行。
4.優化財政管理。一是規范預算編制。實施零基預算,建立專項支出項目庫,厘清項目設立目的、推進計劃,壓減支出水分??茖W合理制定中期財政規劃,制定出臺項目庫滾動管理、項目預算評審、新增資產配置預算編審等系列制度,提高預算編制精細度。二是加強績效管理。持續推進事前績效評估、績效跟蹤、績效評價的全過程管理體系建設,對各部門報送的專項項目進行事前績效評估,結合部門績效總體評價對項目資金保障提出編制建議,調整對項目資金的分配結構,把資金集中用在刀刃上。三是嚴格資金監控。建立健全庫款現金流預測機制,保持庫款合理規模,嚴格防范支付風險,制定庫款應急預案,細化庫款保障順序,提高調度管理前瞻性。加強“物有所值”論證,規范政府采購和購買服務內部審核流程,認真審核財政性投資項目的必要性、可行性、經濟性。
5.強化國資國企管理。一是落實國有資產管理報告制度。全面摸清國有資產家底,形成資產管理報告并提請市人大常委會審議。二是加大資產監管力度。建立閑置國有房產信息庫,對接招商需求,推動盤活閑置資產5宗、盤活金額0.5億元。同時,加強資產配置,調整辦公設備和辦公家具配備標準和審批流程,推進資產管理和預算有效銜接。三是優化國有資本布局。推動國有企業專業化整合,合并城投集團、國投集團組建城建國投集團,成立文旅集團,并進行資產、項目、人員劃轉,促進國有企業優勢互補、產業協同。
各位代表,在肯定成績的同時,我們也清醒認識到,當前我市財政工作仍面臨一系列困難和挑戰:一是受新冠疫情和宏觀經濟形勢影響,財政收入出現下滑,傳統產業稅收貢獻下降,新動能支撐尚未體現,財政收入面臨剛性減收和增收乏力局面;二是財政支出壓力較大,民生社會事業等領域資金需求持續增長,項目支出固化嚴重;三是地方債務限額空間不大,且PPP項目付費高峰來臨,到期政府債券未全額獲批再融資;四是個別部門的預算績效管理意識還比較薄弱,財政資金使用效益還需進一步提升。
二、2021年預算草案
(一)預算編制情況
1.一般公共預算
(1)收入預算安排
按照5.0%的預期增長目標,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總收入59.51億元。其中:稅收收入49.71億元,增收4.01億元,增長8.8%;非稅收入9.8億元,減收1.2億元、下降10.9%。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7.82億元,增收1.79億元、增長5.0%。
(2)一般公共預算支出預算安排38億元,與2020年執行數下降14.39億元,主要是2020年調入資金用于平衡預算。主要科目情況如下:
——公共安全支出3.01億元,扣除上年度安排以前年度城市安全建設支出,基本持平;
——教育支出9.18億元、增長0.22%,主要是調資增加支出;
——衛生健康支出3.19億元,扣除上年度增加疫情防控支出,基本持平;
——城鄉社區事務支出3.94億元,扣除上年度一次性支出,基本持平;
——農林水支出1.51億元、增長0.7%,主要增加基層政權及村主干村務工資補助等投入;
——資源勘探工業信息支出0.78億元、扣除上年度增加保市場主體惠企資金投入,基本持平;
——其他支出1.31億元,扣除上年度安排污水處理費支出,基本持平;
——地方一般債券付息及發行手續費支出2.19億元。
(3)平衡情況。本級一般公共預算可用財力38億元(一般預算收入37.82億元+返還性收入2.39億元+一般轉移性收入1.06億元+調入資金2.23億元-凈上繳泉州支出3.35億元-專項上解0.8億元-體制上解1.8億元+新增一般債券0.3億元+外債轉貸收入0.15億元);相應安排本級財力支出38億元,實現收支平衡。
(4)“三?!?/span>支出安排情況。按省定“三保”支出標準,2021年我市“三保”支出需求18.92億元。我市將從嚴從緊控制一般性支出,積極盤活存量資金,動態清理結轉資金,加強結轉資金預算管理,統籌用于“三保”等重點急需領域。“三保”支出預算29.49億元(含上級??睿?,占支出預算77.6%,其中:?;久裆?/span>10.34億元,保工資15.22億元,保運轉3.93億元。
2.政府性基金預算
收入預算23.12億元(其中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金收入20.8億元);相應安排預算支出23.12億元,實現收支平衡。
3.國有資本經營預算
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入1.05億元,增長5%;預算支出0.63億元,增長5%,主要用于安排資本金注入和運營補貼等,調入一般公共預算0.42億元,實現收支平衡。
4.社會保險基金預算
機關事業單位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收入2.04億元,上年結轉3.48億元,總收入5.52億元;安排支出1.87億元,結余3.65億元。城鄉居民社會養老保險基金收入1.57億元,上年結轉3.33億元,總收入為4.9億元;安排支出1.16億元,結余3.74億元。
(二)2021年地方政府債務預算管理
地方政府債務將按照省財政廳核定的數額控制。
(三)2021年工作安排
1.夯基礎聚財源,提升財政綜合實力。扎實有效組織財政收入。落實財稅部門協同機制,堅持依法強化征管,加大潛在、流動稅源跟蹤爭取,大力盤活閑置資產資源,強化非稅收入清繳入庫。結合企業規模、持續度、地方經濟貢獻度、稅種貢獻、畝產稅收等維度,參與標桿企業評定。同時,通過經營貢獻獎勵、人才政策保障等方式加大智能制造、紡織服裝、新興產業鏈等投入力度,穩定優質存量稅源。加強增量稅源扶持引進。引導市屬國企在“大招商招大商”專項行動中發揮作用,全面梳理適合招商的閑置國有資產,暢通招商供需渠道,推進重點企業、項目落地。加強與央企、域外國企、大型民企合作,引進重點稅源企業、項目。積極爭取上級政策扶持。研究國家、省、市補助政策和投向重點,啟動正向激勵機制、用好0.2億元獎勵金,定計劃、建臺賬,全力爭取上級政策扶持和資金補助。
2.調結構強管理,提高財政資金配置效益。嚴控一般性和新增支出。加強財政資金統籌力度,優化財政支出結構,嚴格控制一般性支出,大力壓減非急需非剛性支出,持續強化規范“三公”支出,推進資產配置管理。兜牢“三保”支出底線。突出以收定支,加大優化財政支出結構力度,加強庫款管理,落實“三保”等重點領域支出保障。積極盤活存量資金。動態清理結轉資金,加強結轉資金預算管理,統籌用于重點急需領域。
3.優民生兜底線,持續加大民生保障力度。扎實做好民生保障工作。堅持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,確?;竟卜毡U蠘藴屎侠磉m度和民生政策可持續。優化民生事業保障機制。集中財力加強普惠性、基礎性、兜底性民生建設,落實“全民綠化美化”“城市策劃規劃”專項行動經費保障,加快補齊教育、醫療、養老、民生基礎設施短板。推動實施鄉村振興戰略。完善財政支持鄉村振興戰略的政策體系和體制機制,持續推進財政涉農資金整合,強化涉農、鄉村振興專項資金撥付和監督。鼓勵引導社會多元投入,推進“古建傳承保護”專項行動,促進古建筑保護與鄉村特色文化建設。
4.抓改革增活力,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。鞏固零基預算制度。持續推進綜合平衡預算編制體系,堅持量入為出、有保有壓、能增能減,打破基數概念和支出固化格局。落實項目預算管理。加強項目預算評審和滾動管理,繼續推進中期財政規劃,提高預算編制精準度。優化預算執行管理。落實“護航民營經濟”專項行動,探索惠企資金補助線上直達兌付,助力惠企政策落到實處、發揮效益。實施預算績效管理。推進預算和績效管理深度融合,強化預算績效管理各環節結果應用,結合預算評審與績效事前評估,按評審結果相應落實資金保障,著力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。
5.優制度嚴監管,全力提升財政運轉水平。加強財政監管力度。做好部門預算、資產購置預算、政府采購預算、政府購買服務項目預算編制銜接工作,依法依規對各單位預算執行情況進行監控管理。優化債務管理機制。嚴格執行政府債務限額管理,將債務本息支出等列入當期預算,監督項目單位規范使用債券資金,切實防范政府債務風險。完善國資監管體系。進一步加強國有資產監管,規范國有資產管理情況報告制度,加大國有企業重大投資決策、工程建設等領域監督檢查,著力防止國有資產流失。
各位代表,2021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,也是“十四五”規劃的開局之年。我們將在市委市政府的領導下,在市人大的法律監督、工作監督和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下,強化“財”為“政”服務的意識,艱苦奮斗、勇于擔當、主動作為,扎實做好財政各項工作,努力在譜寫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超越石獅篇章中多作貢獻!
附件:1.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情況表
2.2020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完成情況表
3.2020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完成情況表
4.2020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完成情況表
5.2020年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收支完成情況表
6.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計劃表
7.2021年一般公共預算支出計劃表
8.2021年政府性基金預算收支計劃表
9.2021年社會保險基金預算收支計劃表